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
“殷墟我向往已久”

“殷墟我向往已久”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5-21 08:51
  • 访问量:

“殷墟我向往已久”

【概要描述】

 



 

两个多月前,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遥遥望去,新馆造型颇具巧思——鼎形的建筑矗立水畔,古铜色的大门,青铜饰面为幕墙,“大邑商”仿佛从3000年前款款走来。



 

△2024年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

3300多年前,商王朝建都安阳小屯村一带。随着商王朝的灭亡,商都逐渐荒废,变成废墟被淹没地下,史称“殷墟”。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仔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察看商代畜力车实物标本和道路遗迹。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考察。

殷墟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2006年7月,殷墟作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殷墟诸多考古发现中,甲骨文是重中之重。



 

△殷墟博物馆新馆中展有我国博物馆现存唯一一件文字镶嵌绿松石甲骨。

3000多年前的一天,商王带领他的军队浩浩荡荡去召塞巡视。他们进入麦山山麓,捕获到一只长有锋利尖角的猛兽——兕(sì)。商王对下属官员“亚”进行了赏赐,并将此事用文字记录下来,同时镶嵌上珍贵的绿松石。于是在殷墟博物馆新馆中,便有了我国博物馆现存唯一一件文字镶嵌绿松石的甲骨。

一片甲骨,一些符号,让我们触摸到了3000多年前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考察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中国信史,记载真实可靠的中国历史。从120多年前发现的第一片甲骨,到目前的十几万片,殷墟甲骨文忠实而严谨地记录了商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

比如在科学技术领域,甲骨文对商代日食和月食均有明确记载;商代还有较为先进的阴阳合历历法,颇有利于农业生产;在医学方面,甲骨卜辞记载了许多疾病的情况和名目,对人类疾病有了一定的分类,甚至已经可以预测分娩时间……这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一笔一画,呈现出殷商文明的灿若星河。



 

△包括甲骨文在内的数千件商代文物首次在殷墟博物馆新馆亮相。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汉字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一路变革,从未间断。在已知的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穿越时空,将生命延续至今。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殷墟博物馆新馆“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展厅局部

几千年历史烟云,中华文明的灿烂和辉煌激发我们不断叩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深刻命题,探寻“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从一座博物馆到一场座谈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了清晰的目标和实现路径——

“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现在还在往前探源,我相信,我们的文明史更悠久。传到现在,要继续往下传。”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



 

△2024年5月3日,游客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参观。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在赓续传承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中华文明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在“日新又新”中绵延不绝。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考察时所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5-21 08:51
  • 访问量:
详情

 

 

两个多月前,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遥遥望去,新馆造型颇具巧思——鼎形的建筑矗立水畔,古铜色的大门,青铜饰面为幕墙,“大邑商”仿佛从3000年前款款走来。

 

△2024年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

3300多年前,商王朝建都安阳小屯村一带。随着商王朝的灭亡,商都逐渐荒废,变成废墟被淹没地下,史称“殷墟”。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仔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察看商代畜力车实物标本和道路遗迹。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考察。

殷墟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2006年7月,殷墟作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殷墟诸多考古发现中,甲骨文是重中之重。

 

△殷墟博物馆新馆中展有我国博物馆现存唯一一件文字镶嵌绿松石甲骨。

3000多年前的一天,商王带领他的军队浩浩荡荡去召塞巡视。他们进入麦山山麓,捕获到一只长有锋利尖角的猛兽——兕(sì)。商王对下属官员“亚”进行了赏赐,并将此事用文字记录下来,同时镶嵌上珍贵的绿松石。于是在殷墟博物馆新馆中,便有了我国博物馆现存唯一一件文字镶嵌绿松石的甲骨。

一片甲骨,一些符号,让我们触摸到了3000多年前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考察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中国信史,记载真实可靠的中国历史。从120多年前发现的第一片甲骨,到目前的十几万片,殷墟甲骨文忠实而严谨地记录了商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

比如在科学技术领域,甲骨文对商代日食和月食均有明确记载;商代还有较为先进的阴阳合历历法,颇有利于农业生产;在医学方面,甲骨卜辞记载了许多疾病的情况和名目,对人类疾病有了一定的分类,甚至已经可以预测分娩时间……这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一笔一画,呈现出殷商文明的灿若星河。

 

△包括甲骨文在内的数千件商代文物首次在殷墟博物馆新馆亮相。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汉字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一路变革,从未间断。在已知的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穿越时空,将生命延续至今。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殷墟博物馆新馆“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展厅局部

几千年历史烟云,中华文明的灿烂和辉煌激发我们不断叩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深刻命题,探寻“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从一座博物馆到一场座谈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了清晰的目标和实现路径——

“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现在还在往前探源,我相信,我们的文明史更悠久。传到现在,要继续往下传。”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

 

△2024年5月3日,游客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参观。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在赓续传承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中华文明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在“日新又新”中绵延不绝。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考察时所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关键词:

相关资讯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15638656719
联系我们
  •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版权所有 © 2021 中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1018037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      本网站已经支持IPv6

版权所有 © 2021 中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1018037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
本网站已经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