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
重磅合集!人民日报论“十个明确”

重磅合集!人民日报论“十个明确”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贺老师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4-13 08:57
  • 访问量:

重磅合集!人民日报论“十个明确”

【概要描述】重磅合集!人民日报论“十个明确”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贺老师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4-13 08:57
  • 访问量:
详情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

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经验的集中总结,是改革开放40多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历史经验的深刻凝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概括。

  人民日报评论版推出系列评论,聚焦“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历史性、世界性贡献,与广大党员、干部一道,在新征程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汇聚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的力量。

——编者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①

  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

  在建的川藏铁路穿越崇山峻岭,5G信号加速覆盖广阔城乡,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太空“出差”,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赢得国际社会广泛称赞……今天,广袤的神州大地铺展更新更美的图画,跃动着蓬勃生机与活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铸就了新时代的新辉煌,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坚持思想建党,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兴党强党,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重磅合集!人民日报论“十个明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开创新局面,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无论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是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特别是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都彰显出这一重要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强大力量。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全党才有了顶梁柱,14亿多中国人民才有了主心骨;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才有了思想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概括,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科学阐明了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深刻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深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进一步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深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指引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进行了新的具有开拓性意义的理论创造,为这一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思想的光芒,照亮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征程,产生影响世界的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时代伟大斗争中锻造的,又在指导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彰显出磅礴伟力。这一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是引领我们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强大思想武器;不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而且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着世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新气象新作为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我们就一定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2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②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抚今追昔,一代代中华儿女唱着这首心底的歌,迎来新中国,走进新时期,迈入新时代。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穿越历史风云,一个真理昭示未来: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系统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涵,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重磅合集!人民日报论“十个明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最大优势,是其他方面优势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回顾党的历史可以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和人民事业就健康发展;什么时候弱化甚至放弃党的全面领导,党和人民事业就受到挫折甚至失败。

  淬火成钢,党旗高扬。应对尖锐复杂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直面脱贫这个世界难题,带领群众攻克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创造出世界上任何政治力量都不可能创造的人间奇迹;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领导全国人民迅速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回望这十年的奋进征程,人们更加深切感到,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重要成就之一,又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最根本保证。从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到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在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和体现。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中,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前进道路上,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

  今天,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48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中国共产党,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我们一定能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3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③

独具匠心的奥运村,令人惊叹的比赛场馆,非凡卓越的组织工作……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落下帷幕,向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为全球冰雪运动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作出积极贡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十个明确”,其中这一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内涵的重要方面。

  2021年7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沿着这条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重磅合集!人民日报论“十个明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清晰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提出并深刻阐述中国梦,强调“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我们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明确提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前景,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面向未来,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底气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保持战略定力、锚定战略目标,牢记“国之大者”,不懈奋斗、永远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继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新篇章!

 

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④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来自四川省民政厅的益西达瓦委员,带来了悬崖村的新消息。习近平总书记仔细端详他拿起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昔日挂在陡峭悬崖上摇摇欲坠的藤梯;另一张,今日的钢梯直入云霄,乡亲们走得踏实、走得稳当。“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二字,重若千钧。《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概括,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重磅合集!人民日报论“十个明确”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女红军,“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禄,“一辈子为民造福,一辈子克己奉公”的杨善洲……党史上的典型人物与感人故事,生动说明我们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指明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重要遵循。应当清醒认识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之间还存在差距,还远没有达到充分满足的地步。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部署新要求。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战略成果……一幅幅幸福生活的锦绣画卷在广袤大地上徐徐铺展。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党就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通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只有促进共同富裕,才能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我们一定能以实绩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作出精辟概括,其中“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是一个重要方面。不忘初心,坚定信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能最大程度激发斗志、最大范围凝聚力量,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5

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⑤

改革开放蹄疾步稳,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区域发展活力四射,乡村振兴气象一新……在和煦的春风里,神州大地洋溢着奋斗激情,传递着“人勤春来早”的正能量,延伸着新的征途、新的希冀。百年大党正带领亿万人民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勇毅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益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重磅合集!人民日报论“十个明确”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中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要协调贯彻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在前人长期奋斗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回溯历史,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三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党的十六大以后将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们党始终顺应历史大势、顺应人民需求,不断与时俱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统一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这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路线图,也是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任务书,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新的高度。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同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逐步形成、协调推进,重构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战略逻辑。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部署“全面从严治党”,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抓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高度概括了这一历程中形成的“五个必由之路”重要认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必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交出优异答卷。

 

6

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⑥

  北京东城探索“小巷管家”“小院议事厅”等基层群众自治模式,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福建三明打破医保管理“九龙治水”格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甘肃平凉抓紧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拿到土地承包证的农民对未来更加信心满满……放眼神州大地,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重磅合集!人民日报论“十个明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概括,其中之一就是:“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宏阔深邃的历史视野、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坚定自信的使命担当。

  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改革开放前沿广东,发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动员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从前期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中期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现阶段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了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深化的历史性转变。在推进改革的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大胆探索创新,又把握正确方向,始终把基点放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上、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实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协同推进。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在全面深化改革大潮中,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既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又对成熟的改革成果和改革经验及时进行总结提升,并用法律法规等形式固定下来,推动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作出决定。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13个方面的制度,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图谱,奠定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石。今天,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不断筑牢、基本制度更加完善、重要制度不断创新,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日渐成型,党和国家事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管不管用、有没有效,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夺取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全面兑现办奥承诺,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实践证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持续推动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进步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新征程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应对风险挑战同发挥制度优势结合起来,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才能经受住一次次压力测试,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从优势中积胜势。

  “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我们就一定能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推动“中国之治”迈向更高境界。

 

7

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⑦

  去年全年,全国法院在线立案1143.9万件,全国检察机关立案办理公益诉讼16.9万件;目前,全国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约57万个……一个个数字,折射着人民群众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真切的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建设、布局法治建设、推进法治建设,围绕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全面探索、开拓、创新、总结,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我国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我们的战略布局就会落空。”“法者,治之端也”。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

重磅合集!人民日报论“十个明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系统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其中之一就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要论断,昭示我们党对法治建设规律认识达到历史新高度,必将引领法治中国建设阔步前行,为民族复兴伟业筑牢坚实法治根基。

  编纂民法典,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长江保护法的颁布施行,让守护母亲河从此有法可依;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近年来,从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引领推动国家发展,到积极回应社会热点、突出保障人民权益,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不断丰富,法治建设新红利不断释放。事实充分证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一个重要意图就是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法治中国的目标指引。实践启示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同时,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日益增长的要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都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奋进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国家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需要法治保障。《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一系列重要文件的相继印发,铺展开一幅更加恢宏的法治画卷,映照着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实步伐。面向未来,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凝聚众智、集聚众力,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砥砺前行,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将不断开创新局面,我们必能迎来一个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8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⑧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9.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翻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折射过去一年取得的新成绩,标注着发展的含金量。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概括,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先进的思想总是与非凡的事业彼此辉映,科学的理论总是与伟大的实践相互激荡。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到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提出新发展理念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坚持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到统筹发展与安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科学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经济如何看、怎么办、如何干、为谁干的重大问题,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突破、新发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重磅合集!人民日报论“十个明确”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创造性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鲜明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反映我们党对市场作用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新概括,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标志着我国经济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构建更高水平的有效市场的同时,我们不断探索构建更高水平的有为政府,既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又及时防止市场的无序、失灵;我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助力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2018年1月,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从8个方面列举了16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风险。2019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就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确要求。面向未来,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像我们这样的大国绝对要靠自己”“我们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安不忘危”。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常怀远虑、居安思危,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我们一定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风雨无阻向前进,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9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⑨

  2021年7月1日,首都北京花团锦簇、旌旗飘扬。中国人民解放军71架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向党送上生日祝福;100响礼炮响彻云霄,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旗护卫队的护送下行进至升旗区;联合军乐团奏响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来自不同部队的官兵展现了一心向党、矢志强军的精神风貌,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兵者,国之大事”。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概括,其中之一就是:“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这一重要论断,充分彰显战略决心和深远考量,激励我们不断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面对千山的关隘、万水的激流,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就不能实现党的意志、党的主张,就没有富强的支撑、复兴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就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听党指挥是灵魂,能打胜仗是核心,作风优良是保证。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谋的是民族复兴伟业,布的是富国强军大局,立的是发展安全之基,标定了人民军队作为大国军队、强国军队的样子。

重磅合集!人民日报论“十个明确”

 

  思想就是力量。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人民军队最高统帅,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巨大理论勇气和战略智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深邃思考和战略筹划,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领航新时代强国强军伟大事业,开辟出中国特色强军之路。郑重宣告“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突出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强军之魂,铸牢军魂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反复提醒“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明确要求“全面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更好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人民军队听谁指挥、怎样铸牢军魂”“为什么强军、怎样强军”“打什么仗、怎样打胜仗”等基本问题,丰富发展了我们党建军治军思想和方针原则,指引着人民军队的强军新征程。

  十年砥砺奋进,强军事业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阔步前行。扭住忠诚于党、听党指挥强基固本,我军思想政治根基更加牢固;适应强国强军时代要求深化改革,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聚焦能打胜仗强化练兵备战,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围绕永葆人民军队本色正风肃纪、厉行法治,人民军队实现浴火重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重整行装再出发,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快构建,建立健全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国防动员更加高效,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指引。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提出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确立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制定到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蓝图已经擘画,奋进正当其时。新的征程上,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人民军队必能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全军要抓紧抓实备战打仗工作,协助地方做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工作,及时有效处置各种突发情况,保持国家安全稳定,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引,向着胜利勇毅前行,我们就一定能谱写强军事业新篇章,不断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10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⑩

  “千万雪花,竞相开放,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片片写有参赛国家和地区名字的“小雪花”汇聚为一朵“大雪花”,演绎“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理念,让世界看到中国推动人类共同发展、共享未来的努力。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向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奏响了“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

  外交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外交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系统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其中之一就是:“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风云激荡的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判断国际形势走向和我国所处历史方位,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进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精辟回答了新形势下中国应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需要什么样的外交、怎样办外交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经过持续努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重磅合集!人民日报论“十个明确”

 

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家间互动愈发频繁,国际关系应遵循什么样的规则?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国际关系向何处去”给出中国答案。推进大国协调与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向前,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用共同利益、共同挑战、共同责任把各国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无论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还是推动新冠疫苗成为发展中国家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抑或是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应对气候变化肩负起大国责任……我们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引领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正确方向。事实充分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揭示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和人类命运紧密相联的客观规律,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找到了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而且有信心、有能力同世界各国一道,实现共同发展。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新的征程上,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担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就一定能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创新局面、开辟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11

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⑪

  《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必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提出,“着眼永葆初心使命,坚持不懈推进自我革命”;十九届中央第九轮巡视动员部署会对巡视部分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组织作出安排,强调“充分发挥巡视在党的自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

重磅合集!人民日报论“十个明确”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系统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其中之一就是“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相伴相随、互促共进的辩证关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政治担当、历史自觉,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重大时代价值。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回溯历史,我们党能够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风华正茂,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强调“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指出“自我革命关键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明确“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伟大自我革命的战略意义,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一以贯之坚持自我革命、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政治决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管党治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从“党的自我革命”到“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远见和清醒。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经过坚决斗争,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党的自我革命是我们党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给出的“第二个答案”。政治建设纲举目张,锚定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思想建设夯基固本,淬炼自我革命锐利思想武器;八项规定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反腐败重拳出击,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把权力关进越扎越牢的笼子……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实践充分证明,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居安思危,时刻警惕我们这个百年大党会不会变得老态龙钟、疾病缠身。”应当清醒认识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已经解决的问题还可能反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关键还得靠我们党自己。我们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既要培元固本,也要开拓创新,既要把住关键重点,也要形成整体态势,特别是要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持不懈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的厌倦情绪。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作出“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其中之一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的赶考之路上,只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关键词:

相关资讯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15638656719
联系我们
  •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版权所有 © 2021 中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1018037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      本网站已经支持IPv6

版权所有 © 2021 中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1018037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
本网站已经支持IPv6